日前教育部成語典收錄「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引起爭議,教育部部長杜正勝出來講話,卻表明「個人」反對使用成語,使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聽到此語,令人不禁同意,台灣的國文教育真的可能會失敗,但卻是因為在位者的根本沒有實行政策的能力,只會在社會大眾面前「虛應故事」。
教育部使用外國童話、電影等名稱做為成語,或許象徵西方的故事、大眾文化,與台灣深切結合的事實。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教育部是否高估一般民眾,對於西方影視文化的接收程度;就算這些用語目前大家已「耳熟能詳」,做為一個國家的教育領導機構,是否必須將這些外來用語予以正典化,應該經過討論。
可是,我們的教育部長雖說要為教育部政策辯護,不但沒有說清楚上述的問題,卻又說他個人反對使用成語。這不僅說明教育部長與行政機關溝通不良,同時也代表教育部長還是沒搞懂自己的身份。請問,杜部長你「個人」反對使用成語,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代表關於成語教學政策,就跟你沒有關係嗎?況且,為什麼現代的小朋友都會熟悉「安徒生童話」,卻不熟悉「幼學瓊林」,它們都不是當代的故事呀,那麼應該檢討的是,為什麼華文世界的語言資源遭台灣忽略、教育部是否該做什麼行動。
如果杜部長你不知道「風行草偃」的意義,那麼你大概不會曉得,你的這席話,會讓全國的教育人員「無所適從」,亦或「啼笑皆非」。我希望這只是媒體對你的話「斷章取義」,不然或許有一天,「杜正勝部長」可能也會被收錄進成語典。
(文/宋小海)
(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十四日電)三隻小豬等童話名稱,被教育部收錄在網路版的成語典附錄中,引發各界爭議;教育部長杜正勝今天下午表示,他是胡適的信徒,向來反對用成語典故,且成語使人思想懶惰,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使用成語也是國文教育失敗。
教育部網路電子成語典提供方便的查詢功能,卻被民眾發現,電子成語典中,竟然連三隻小豬、灰姑娘等童話故事,以及麻雀變鳳凰、楚門的世界等電影名稱都查得到,而且連解釋都有。
儘管教育部強調,這二十六個童話、電影相關辭彙是為充實語料而收錄在成語典附錄中,但為了避免爭議,教育部已在媒體披露後,移除相關連結。
杜正勝下午主持教育部部務會報時表示,儘管他事前不知道這些事情,但教育部既然已經公布成語典,「就不應該外面隨便罵兩句,就收回來」。
他強調,當教育部遭受質疑,身為教育部長,他還是會出來辯護,不會閃躲;不過,他個人是「胡適的信徒」,反對使用成語典故,也不贊成公布成語典。
杜正勝表示,成語會使人思想懶惰、一知半解,「有時甚至連半解都不到」,也會使人思想混沌,如果他是業務單位,「不會主張研究成語,更不會去公布」。
他舉例說,古籍「幼學瓊林」裡講了許多故事,不過,現代的小朋友不會去讀幼學瓊林,讀的是安徒生、格林童話,如果回到一百年前,講「國王的新衣」,恐怕沒人聽得懂,同樣的道理,把古代的故事拿到現代來講,大家也都不懂。
杜正勝表示,成語一旦脫離情境,就會沒有意義,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如果成語故事大家不熟悉,寫出來的成語、用出來的典故,就和生活以及要表達的感情無關或很淡泊,「就是國文教育的失敗」。960124
斷章取義-
http://140.111.34.46/chengyu/pho/fya/fya00517.htm(教育部成語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