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26, 2006

自殺事件該如何報導?

當代傳播論壇-媒體與自殺報導研討會

活動時間:2006年11月17日(五)

活動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行政大樓七樓第五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暨發展中心、傳播倫理研究室、英國The MediaWise Trust基金會

協辦單位:富邦文教基金會

內容整理:宋小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預防自殺:媒體工作者須知〉(Preventing Suicide: A Resource for Media Professionals),大部分想要自殺的人都是猶豫不定的,因此媒體如何報導自殺事件,也就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近年台灣媒體報導自殺事件大幅增加,而國人自殺率也年年上昇,兩者相關程度為何,引起媒體學界、醫學界甚至警界的關注,

 政大傳播學院針對自殺新聞報導如何規範,舉辦媒體與自殺報導研討會,邀請各界人士,從不同角度展開兩場對話,讓記者對於自殺新聞處理的問題,有了更多思考空間。


--

自殺新聞對社會大眾的影響

 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暨精神科主任劉珣瑛表示,媒體追逐精神疾病或自殺事件時,很容易讓民眾把精神疾病與不好的事情聯想在一起。其實像憂鬱症沒有任何傷害性,但做出連結時,很容易讓精神疾病者不敢就醫求助,甚至影響病人保險給付,媒體應給予正面報導。

 陳琳臻擔任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助理,她自14家報紙與10家電視台媒體報導倪敏然自殺事件,分別從「量」與「質」方面歸納出媒體的缺失。該事件被持續報導24天才落幕,而在前18天,每天都有3家以上平面與電子媒體,將該事件放在頭版訊息以及頭條報導。
 
 針對內容部分,陳琳臻認為自殺方法不該進入標題 而該事件的標題處理不僅如此,又比一般新聞來得醒目。拍攝自殺者健保卡、身份證等個人資料,或從外面拍住家內部,不僅隱私受侵犯,可能造成自殺者親友造成傷害與困擾,拍攝自殺者的遺體部分可能引起閱聽者的恐懼心理。回顧自殺者作品,使閱聽者有自殺能引起別人注意的期待。記者重回現場,從搭火車買票開始,太過詳細報導自殺的地點與方法,同時把自殺原因過度簡化為憂鬱症的影響。

 林口長康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說,醫院工作者也常受記者的詢問有無特殊個案報導,但工作者必須考量到患者的隱私權,因此碰到類似詢問,大多採取迴避。

自殺新聞的報導規範

 慈濟大學傳播系副教授蔡鶯鶯說,傳統新聞寫作的5W1H,一直跟著新聞教育走。最近幾年自殺新聞過度渲染,世界衛生組織因此認為預防自殺應來自媒體,提出了「6要」、「6不要」,對新聞教育可說是突破。

 「我試著把它做成一個圖表,我發覺把『6要』、『6不要』重疊進去,只有時間、地點沒有衝突。」蔡鶯鶯表示。她說,結合「6要」、「6不要」的新聞,守門人主編、總編輯可以接受嗎?新聞出來跟某報比,我們輸了嗎?到底在新聞室的社會控制就要做?還是記者的職前訓練?還是回到新聞教育?還是追求新聞品質應該有的定義?新聞寫作的標竿只有5W1H嗎?



什麼是可以做的? (6要)
 在呈現事實的過程中與醫療專業緊密結合
 把自殺當成是「完成的自殺」,而非「成功的自殺」。
 只提供相關的資訊,並且置於內頁。
 標明自殺以外的其他選擇。
 提供求助專線和社區資源。
 宣導哪些是危險因子或自殺的警訊。


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6不要)
 不要公開自殺事件的照片或遺書。
 不要對自殺事件所使用的方法詳細報導。
 不要給予太過簡化的理由。
 不要美化或太過煽動地報導。
 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 。
 不要過度責備。
        -摘自WHO出版的〈預防自殺:媒體工作者須知〉

 現任民眾日報副總主筆江元慶說,倪敏然自殺事件全台灣cable台瘋狂報導,新聞局受不了,閱聽人也受不了。今年新聞局5月9日曾對媒體公告,11日進行座談會,討論以後新聞界要有什麼警覺、規範,會後達成四項要點;但事隔五個月,從媒體報導青年作家黃宜君自殺事件來看,他對於特殊自殺事件報導的規範,並不樂觀。

社會記者的原罪?

 媒體處理社會新聞,位居第一線的通常都是社會記者,資深社會記者陳揮文說:「從來沒有人跟我說自殺新聞要怎麼寫。」對於WHO提出的報導準則,陳揮文表示:「什麼是可以做的,我們幾乎都做不到;什麼是不可以做的,我反而全部都做過,實在非常慚愧。」例如,不要公開自殺事件的照片或遺書,「如果大家沒有就算了;別人有,我們一定要有」;要與醫療專業緊密合作,「通常社會記者寫完 稿子就丟回去了。」

 陳揮文認為,光是開會討論並沒有用,應該想一個機制,對媒體進行做道德勸說及規範。例如大眾應以收視率抵制,或由學者調查媒體新聞上的表現,於每月或每季公布,對不好的媒體進行讉責,否則媒體依然故我。

 聯合報社會線組長高年億表示,對編輯台上有兩個前提,記者有無掌握新聞要件?會不會受罰?以曾在聯合報刊登的新聞-〈夫外遇?2年前也曾攜兒要跳樓〉為例,高年億說,就報社的操作標準,應該還要把失和、爭吵情況追出來、外遇對象是誰、過去跳樓的前因後果、丈夫說法、兒子訪問、專家警語以及過去虐殺親子的事件表。然而這與蔡鶯鶯教授提出的「6要」、「6不要」對照,便產生衝突落差。

 如何化解衝突,高年億認為可以要求同事寫特稿,例如〈誰有權不讓孩子長大〉。在照片方面,可以不登命案血腥照片,而可以登感人照片,另外,從「法」的角度來看,這事件也有挾同自殺或教唆自殺的問題,可以深入討論,這樣處理自殺新聞會更為周延。

醫藥記者的貢獻與困境

 「做為一個醫藥記者,我來這邊應該是最安全的,往往在收拾社會記者留下來的殘局。」聯合報醫藥記者許峻彬說。他表示,在自殺新聞出現之後,被通知配合精神科醫師的說法,或是提供求訴電話。然而,醫藥記者處於自殺新聞產製的最末端,如果沒有接到配合通知,或是做了配合,版面卻有所限制,正向報導就可能流失。

 許峻彬說,醫藥記者也常被交代配合找自殺原因,以倪敏然自殺事件為例,很多記者被要求去問倪敏然憂鬱症的病情,記者在長官壓力下,就去找陳國華醫師,陳醫師比較容易配合媒體需求,而後來受處罰,更不曉得是否為導致日後自殺的原因。「記者應該思考如何抗拒新聞室的要求,儘量不要找醫師詢問病人隱私。」

 「自殺新聞會不會對社會也有正面影響?」許峻彬說。他認為從過去報導卡債族被逼得要自殺,喚起社會的注意,但媒體在做到這點之前,就會做自殺原因的簡化,卻又達到社會意義。

 中國時報醫藥記者黃庭郁說:「做為一個閱聽人,不要報導就是最好的報導。」雖然她認為在第一線面臨考驗是社會記者,但她看不出自殺新聞有何閱讀價值,第一個自殺事件也許令人感慨,但閱讀的新鮮感會逐漸消失。

 黃庭郁說,由醫藥記者主導的新聞,可能會是自殺比例的統計、十大死因排序,或是自殺手法的分析與評估,但與社會記者將故事豐富相比,就「把新聞弄得很難看」。
 
 「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當我們認為在做平衡、善意的報導時,其實無形中也增加另一個族群的壓力」黃庭郁說。醫藥記者的消息來源與社會記者並不相同,當記者從公部門、病友團體等來源,強調如何照顧病人,防止自殺時,卻增加病患病患、家人的壓力。

 黃庭郁同時舉出自殺新聞可有正面價值的例子,其一為精神科醫師陳國華在職業診所自殺,新聞報導針對精神醫師不能適事時,病人該如何分配。其二是照顧兩位罕病兒的父親在痛喪一子後,不久便自殺,新聞便側重家中有重病者,照顧者所承擔的壓力究竟有多大。然而她補充道:「說這些只是風涼話,我們不是社會線記者。」

收視率至上?

 「新聞守門人的角色,已經退到SNG的導播、攝影,甚至是副控的導播。」TVBS編輯製作部經理羅裕儀說。她舉出黃金生引爆炸彈自殺事件,眾多媒體都前往拍攝,只是當TVBS剛好把鏡頭拉遠,其他幾家電視台就看到血肉橫飛的畫面。

 三立電視台新聞部主播呂惠敏說,根據〈衛星廣播電視媒體公會新聞自律執行綱要〉的原則,對於自殺新聞以不報導為主要原則,若要報導也要謹慎、用較小的篇幅,而且是大庭廣眾下的自殺行為、知名人士的自殺行為,或與公眾議題有因果關係的自殺行為,像是政府政策影響的自殺事件。

 呂惠敏說,自11月1日到15日這半個月來,三立採訪中心共發出四則自殺新聞,其中兩個分別是燒炭、引廢氣的單純自殺事件,只有30秒BS簡單帶過,在午間不排播。另外則是涉及又自殺又謀殺的複雜案件,而做比較大的報導。第一個案例是一名男子帶女兒燒炭自殺,留數十萬現金給兒子,畫面很有電視新聞元素,小孩背包拿出來一大疊的鈔票。主新聞處理方法以案情為主,但自殺方法盡量不做,不違背主要原則,而配稿分析自殺原因是什麼?自殺可以解決問題嗎?幼童照顧該如何做?

 另一個案例是越傭砍殺婆媳顧主後跳樓,呂惠敏表示:「按照一般方式,自殺新聞不該做現場連線,但因午間新聞截稿因素考量,我們採取現場連線的方式來呈現。」她認為這是電視新聞操作的問題,因為截稿時間非常有限,在還沒有完全查證事情來龍去脈,在新聞競爭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報導,但不輕率進行判斷。

 「在場學界可能會批評說,收視率到底代表什麼意涵,莫非是要跟著收視率跑嗎?」呂惠敏說。她認為對於實務操作者來說,目前為止,雖然很多人批判AC尼爾森,但它還是廣泛性的調查工具,如果該新聞有得到比較高的收視率,那麼它有沒有可能是社會大眾比較關注的,而從中突顯出更多涵意與教導意義。

一家偷跑 全體瘋狂

 東森執行副總馬詠睿提認為,自殺率的攀升,媒體絕對有推波助瀾的效果。然而在台灣媒體生態從公營獨站到私營競爭,新聞工作者的素質與認知必須檢討。

 「台灣現在所有媒體水果化、數字化,我曾經找所有新聞媒體主管開會,大家一起吃飯聊天,約好不要用它的,大家異口同聲好。過兩天以後看一家用了,全部都用了。中間差多少時間?30分鐘。」馬詠睿說。他認為這是民營化下媒體的困境,決定新聞台的生存價值就在一個收視率。 

 馬詠睿說,有線電視走在廣播電視法的邊緣,但報紙一打開,都是血淋淋的屍體,卻因出版法廢止而無法可管。「我們的社會裡面有很多人用管不著,來去搪塞很多不應該,或是大家所批判的事情;而用管得著,來去約束一些又沒有辦法去完全約束的事情。」

 問題歸疚到原點,馬詠睿認為AC尼爾森是社會非常嚴重的亂源。擔任尼爾森監督委員的他表示,尼爾森用金字塔結構呈現內容,中下結層就是最多,而現在都是用收視率點數做廣告下單。點數高,廣告效益就高;點數低,有社會形象,但沒有廣告。

 對於自殺新聞的規範,他認為規範要訂清楚,不要把訂得不符合現實的需求,像是自殺警語,這就很容易做到,未來慢慢再做改變,要包括輿論以及市場機制都能達到需求。

應從廣告機制著手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黃富源說,多年前白曉燕案發生後,新聞局舉辦會談,討論擄人勒贖報導,要不要訂法律規範,而最後討論的結果是:「他律不可行,自律不可能。」黃富源認為,自殺新聞報導一定要正確,取材上也可以找好的案例,並由資深記者採訪自殺新聞。

 「企業主與廣告主應該多瞭解自殺事件報導的政經效塵,並適當反應給媒體」黃富源說。他舉銀行業搶劫為例,銀行增加攝影機鏡頭,與提高櫃台高度,可以減低搶劫機率。若銀行自認有保險不願配合,警方便讓保險業者提高保費,並促使里民向業者抗議。

不是不能報,而要好好報

 「自殺新聞不是不能報,而是要好好報。」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莊伯仲說。他說,根據今年6月至8月三個月的新聞監看,在7點至8點的晚間電視新聞,有142則自殺新聞,在台灣過去幾個月沒有名人自殺,仍有14 條新聞變成頭條,多是死因離奇或人數眾多。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羅文輝認為,很多人談到要補充防止自殺的資訊,對新聞記者是非常大的挑戰。每個自殺個案都是新的事件,從新聞定義值得報導,但防止自殺方法是一樣的東西,就新聞定義是不值得報導。因此應該訓練記者,將資訊和新聞事件配合,包裝成新的資訊,這樣才值得報導。

 輔仁大學新聞系主任張文強說,大家站在新聞專業的角度,創造專業邏輯,發展出技術面的規範,但看起來像是美麗新世界的道德標準,而放到真實世界的操作標準,真的被實踐的可能性多大?

 「應該回歸到更根本的問題,處理新聞時,新聞工作者本身的人性在哪裡?」張文強說。他認為,學術圈的技術指引包含一定道德成分,但它的實踐邏輯在新聞產製的過程中,學術圈的老師沒有辦法考量到。光從技術面來討論問題是可行的,但可能永遠無法解決問題,像腥色腥新聞從來沒有解決過,只會造成更大的兩難,讓新聞記者工作者知道了,沒辦法做到,很痛苦就離開這個位置。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蕭嘉慶認為,這是一個新聞倫理的價值判斷問題,是記者媒體的養成過程,也就是媒體素養,而每個媒體都有自己的信條規範。如果把刊登選擇權交給主編,他一定尋找新聞性或收視率等最根本的需求。

 「如果記者能早一點受訓,吸收到這一些消息,對他們往後的採訪是有比較好的幫助。」蕭嘉慶說。他認為關於自殺新聞的討論應該讓媒體參考,如果記者沒有提早養成,等到變成主編、總編輯之後,其實是不會有完整報導的考量。




星期日, 10月 15, 2006

生死學教我們 面對死亡,重視生命

開卷周報


生死學教我們 面對死亡,重視生命


宋小海(文字工作者)  (20061015)




1996年10月15日,旅美哲學學者傅偉勳因癌症辭世。他在與死神對抗期間完成的著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如今已再版13刷,除了當時在台掀起了討論生死的熱潮,他所推廣的「生死學」,也已成為大眾漸所熟知的科系與課程。傅偉勳告別人間將滿十年,但他對台灣生死教育仍影響至今。


被尊稱為
台灣「生死學之父」的傅偉勳,最初只是哲學界的知名學者,他所著的《西洋哲學史》,是早年哲學系學生案頭必備的教科書。一般讀者對他較為熟識,應該始自1980年代他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開設的「東西博議」專欄。這個專欄顧名思義,以傅偉勳的哲學修為作底,兼及東西方觀點、雜論文學藝術,其間已經可以窺見傅偉勳對生命的關懷。然而讓他真正留名、廣受追念的,還是由於他所揭櫫的生死學研究。


促成傅偉勳的經典著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正中書局)一書誕生的推手,是現任立緒文化總編輯鍾惠民。1990年代初期,當時任正中書局副總編輯的鍾惠民體認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
台灣鮮少相關著作,只有少數該領域的學者研究。當時傅偉勳在美國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講授「死亡與死亡的過程」課程,鍾惠民因此邀他為台灣寫一本關於生死學的書。
鍾惠民回憶,當時傅偉勳並沒有馬上答應,但彼此仍保持連絡。後來,傅偉勳檢查出罹患淋巴腺癌,當死亡逼近時,他體會到「人生是一種課題、任務,甚至使命」,生死學問變成了自身的生命經驗,著述成了他對自己與國人的最佳實踐。


在罹癌期間,傅偉勳仍維持他向來對生命的熱情,與時間賽跑,1993年他完成這本結合精神醫學、精神治療、哲學、宗教學乃至一般科學創新之作,從美國「死亡學」研究成果,再進一步配合中國心性體認本位的生死智慧,發展出他自己的現代生死學,以「生死是一體兩面」的基本看法,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


死亡教育與生死學書籍同時成長


在此之前,即使面對死亡時不免經驗強大的悲慟挫折,以及對生命不解的困惑,但死亡對我們而言,一直是只能被動接受、無法討論言說的課題。《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出版後,社會上開始出現討論死亡教育的聲音,相關論述亦逐步成長


在台灣出書的隔年,傅偉勳的好友楊國樞與余德慧兩位教授共同在台大心理系開設「生死學的探索」課程,引起學生搶修熱潮。傅偉勳本人更多次往返台、美之間,籌畫成立生死學研究所。雖然他未及看到研究所成立便病逝異鄉,所幸1997年全台第一所生死學研究所順利開設,其後,集結國內相關學者的「中華生死學會」也隨之成立。


伴隨生死學研究而生的,是出版界一波窮究生死的出版趨勢。西方的相關著作及重要作家陸續引介來台,譬如被尊稱為「生死學大師」的美國臨床精神醫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庫伯勒-羅斯曾協助無數瀕死病患安詳面對死亡。她晚年致力救護愛滋感染兒童的同時,自己卻中風癱瘓。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她寫下回憶錄《天使走過人間》(天下文化),記錄其一生不無爭議但對許多人而言充滿啟發的生命經歷。她離世前的最後著作《當綠葉緩緩落下》(張老師),不僅描寫死亡影響人們生活細部層面的案例,也讓讀者見到她自己對於生命的態度。庫伯勒-羅斯探討死亡與臨終經驗的眾多著作,在台幾乎都有翻譯,也都有一定的銷量,引起讀者許多迴響。


除了西方著作,日本在70年代引入西方死亡學的初步成果,其後衍生的亞洲經驗也被引入台灣。「日本安寧療護之父」柏木哲夫為了實踐臨終前的安寧照顧,成立研究小組及安養院,幫助病人解除身心靈的痛苦,找回生命尊嚴和生活品質。他的作品如《我家有個老人》(大麥)、《用最好的方式向生命揮別》(方智),正好讓步入高齡化的台灣有範例可循。


近年國內對安寧療護的概念,逐漸從邊緣獲得重視,從《在心蓮病房的故事》(海鴿)、《當生命走到盡頭》(晨星)、《藝術治療在安寧病房的故事》(張老師)等書的出版,即可見一端。


另外,描寫單一病患面對生死的經驗,亦感人至深,如記者冉亮所寫的《風聞有你,親眼見你》(大塊)、《愛是永不止息》(圓神),前後分別記述她如何面對乳癌與卵巢癌的故事。「漸凍人」墨瑞教授病逝前教給學生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大塊),中文版更是風靡一時,已銷售超過60萬冊。


除了建構生死學論述,學界也重視實際的生死經驗。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余德慧不僅以《生死學十四講》(心靈工坊),記錄課堂中闡述從海德格、齊克果等哲學家思想與臨終照顧實務的交織;在《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心靈工坊)等書,更結合自己在花蓮慈濟醫院擔任志工的經驗,進而拉近學術與一般讀者的距離。


理論發展至一定程度後,越來越多大眾書寫的談生論死書籍出現在書市,其中難能可貴的,是隨著學校推展生命教育而來的兒童繪本,在表現形式上較之一般書籍更具深刻的文學性或藝術性,譬如已蔚為經典的《爺爺有沒有穿西裝》(格林)、以及以攝影直逼死亡的《再見,愛瑪奶奶》(和英)等作品。


宗教心靈之書盛行


余德慧認為,這些探討罹患重病、面對死亡過程的書籍,對於一般身體健康、尚未碰觸生死議題的人,可能只是勵志故事,不一定能進而剔勵自己的生死態度。大多數面對絕症、或已有信仰的人,會試著透過宗教、修行,甚至奧祕奇蹟的體驗,做為理解生死的根據。


例如台灣民間頗為盛行的佛教「業報」、「輪迴」等宗教觀,不僅深植信徒心中,即使非信徒也能略知一二,由此也有助《西藏生死書》(張老師)在台的風行。


然而,儘管論及生死的宗教及心靈書籍汗牛充棟,但是以學者角度來看,多數人在真正討論死亡時仍有所顧忌。


中華生死學會監事鈕則誠曾在其著作中表示,做為狹義生死學的「死亡學」,在台灣已經推廣普及,光是入門教科書就有許多種,再加上學術論著,可謂盛況空前。相形之下,做為廣義生死學一部分的「生命學」,發展卻顯得相對遲緩許多。他認為有必要建構以「中國生命學」為核心的「華人生死學」。


鈕則誠在生死學的課程中,規定學生撰寫遺囑作業,希望學生能從中思索自己的人生,不料卻引來「晦氣」之嫌,曾遭少數家長抗議。紐則誠說,台灣不喜歡講死,從現在流行的「生命教育」之名即可看出來。余德慧也說,學生多半視生死學的通識課程為營養學分,一堂70人的課程,真正想瞭解生死的學生有10人就不錯了。


綜觀傅偉勳出書之後,台灣十餘年的生死學思潮與出版,成果雖豐碩,但要讓台灣人學習正視死亡,讓生死課題不再是忌諱,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西方死亡學的濫觴


早在傅偉勳提倡生死學之前,西方的死亡學(thanatology)即行之有年。這個詞彙來自希臘神話中死神(thanatos)與科學(ology)的結合,1903年法籍俄國生物學家Elie Metchnikoff首先提出此概念,以科學方法研究與死亡相關的行為、思想、感受及現象。二次大戰後,受到歐陸存在主義哲學流行的影響,加上全球性的自殺防治運動興起,死亡學在美國逐漸從悲傷與哀慟的經驗性研究,登入殿堂正式成為一門學科。


1959年,美國南加大醫學院教授Herman Feifel出版他所主編的《死亡的意義》,引起社會各階層熱烈的迴響,開啟美國學界推動「死亡教育」的契機。1969年,臨床精神醫師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出版《論死亡與臨終》,提出末期患者精神狀態的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與接受。此書問世後,掀起死亡學的革命浪潮,使臨終關懷、臨終病人的心理受到注意。傅偉勳在《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書中,即多次引用她的說法。

星期日, 9月 24, 2006

有問題的地方,就有他們的筆

原載於〈中國時報〉開卷週報

宋小海(文字工作者)  (20060924)

 近年來,新聞媒體品質屢受質疑,過份強調「爆料」、「揭祕」等聳動話題,卻只是帶動窺奇扒糞口水戰的風氣。新聞淪為爭議的開端,記者更被指為缺乏思考能力、侵犯隱私不尊重人權。

 也許你早已厭煩這些「新聞連續劇」,渴望讀到奉行公正客觀原則的報導。在商業利益優先、政治立場掛帥的環境中,精確的新聞守則日漸被淡忘,所幸仍舊有一批人認真堅持地把守記者的職責,在新聞崗位上,寫下值得細讀深究的作品。


主動蒐集資料 直指問題結構


 每年一遇颱風豪雨來襲,便少不了媒體派出大批人馬進駐災區,突顯當地居民的慘境、捕捉怵目驚心的受災畫面。「呈現問題」只是新聞人員最基本的職責,好的記者不會僅以「…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值得大家思深」之類的說詞敷衍了事。面對天災問題,資深記者林照真按部就班訪談官員、學者,綜合台灣各地受災情形,寫就《戰慄土石流》(時報文教基金會)一書。她以自己作為民眾與專家學者的中介,引用資料說明不同地形的災害風險,指出一般民眾對於土石流的知識不足,而誤將居住地設在風險最高之處。


 透過法條及政策的分析,林照真也提出證據顯示,商人為了開發圖利入山,政治人物則為了選票考量,漠視法令規章,甚至協助開路。此舉除了破壞水土,更導致政府必須在原本就易發生土石流之處,投注大量資源保護違法入山的聚落。


 本書點出居民、政治人物各有所圖的共犯結構,秉筆直言而不討好任何一方,資料翔實、立論清楚,堪稱新聞寫作的示範。今年,林照真有感而發,再度寫出《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天下文化),高呼調查記者應透過大量採訪資料,掌握正確訊息,並勇於對抗政治勢力、公關操控等威脅利誘,再次彰舉出新聞守門員的理念與精神。


監督公共政策,捍衛社會公義

 傳統以「第四權」自許的新聞人員,往往以監督公共政策、維護公眾利益為已任。以台灣軍購議題為例,礙於國家安全與機密,加上每每上報總伴隨政治口水,一般人對於軍購的實際運作情形知之甚少,無從判斷納稅人的錢是否花得合理。《海風泱泱-從忠義計畫到拉法葉艦的故事》(商周)作者李志德,便花了四年半時間,蒐集史料與訪談,整理出國內二次戰後的海軍建軍史,讓讀者對台灣的武器採購、建軍備戰政策有更具體的了解。


 台灣這樣,國外更是如此。以調查報導的精神撰寫成書者,比比皆是。除了政治,關乎人命的醫療,更是記者所熱衷的領域。


 美國《時代雜誌》的調查報導新聞小組便曾主動揭開醫療體系的共犯結構,警告《別讓醫院殺了你》(商周)。巴萊特、史提爾兩名記者從大量期刊報導與眾多醫療個案中,解析美國醫療體系大量支出的經費,與相對低能的服務品質不成正比。在華爾街的運作思維下,醫院從非營利的健康照護組織轉變為投資大眾的公司,藥商也同樣追逐高額營收成長,公關廣告費用大增,成本則轉嫁至病患身上…。除了解析醫療產業的結構問題,兩位作者也提供了讓系統回規正軌的處方。


 無獨有偶,德國醫藥記者布雷希矛頭亦指向醫療產業,以《無效的醫療》及《發明疾病的人》(左岸)兩書,批判現今醫療產業為了大發利市,過度誇大病症的嚴重性,並對病患進行「貴」而不實的治療。


 這些報導的目的都不在高喊「讓我們抓一個壞人吧」之後就罷休,而是以社會公義的角度切入整體結構,解析究竟是什麼樣環境制度,導致弊病產生。對照著現今捕風捉影、追逐醜聞的新聞品質,這樣的著作更見深沈可貴。


深入國際現場 提供深度觀點


 記者可以用心把脈國家的內部問題,同樣在國際局勢方面也不乏資深記者剖析診斷。即使《世界是平的》(雅言)樂觀宣稱「十大堆土機」正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方便、舒適,書中也不得不坦承世上仍有許多「不平」的地方。許多國家長期存在著民族宗教歧異,致使衝突不斷,近來以色列接連與巴勒斯坦、黎巴嫩衝突即是一例。


 在國際主流媒體的鎂光燈下,黎巴嫩的真主黨成為沾滿恐怖主義泥巴的好戰份子,舉止莽撞製造紛爭,而以色列的反擊則代表「正義之師」。然而隨著中東戰局長期紛擾,看到以色列不分平民或戰鬥人員一律轟炸殺戮時,讀者心中不免備感疑惑。由90位獲獎的新聞工作者及其他領域專家,合作編寫的《戰爭的罪行》(麥田),以過去戰時「絕滅種族」、「使用化學武器」等慘酷案例,揭示歷史總會重演的道理。這本厚重的戰爭事典,讓我們不再呆滯地看著電視畫面,書中提供了更堅實的人道、法律立場,讓讀者判定戰爭中所謂正義的虛妄。


 對於第一世界以外的地區,一般大眾往往「遇到一回戰爭才認識一個國家」,對當地人民文化的了解,常只是一串傷亡數字或殘破的城市。香港記者張翠容花了3年時間,親自走進《中東現場》(馬可孛羅),穿越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以及伊拉克,並採訪巴勒斯坦哈瑪斯、黎巴嫩真主黨等組織。透過記者之筆,我們得以瞭解真主黨如何廣獲受壓迫人民的響應,成為國中之國,也理解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仇恨」。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中東人民的思想與文化,他們同樣有夢想,同樣渴望和平。張翠容早先的著作《行過烽火大地》及《大地旅人》(馬可孛羅),也是她在新聞工作中,對國際正義公理的省思。同樣關心人權、正義議題的英國記者布羅茲,在《你不知道的軍火交易》(書林)一書分析國際間武器販賣的龐大利益,致使為政者無心阻止戰爭,而讓人民始終活在戰爭的陰影下。這類書寫,都讓我們的國際視野更寬廣,擺脫強權國家塑造的刻版印象。


掌握趨勢發展 分析全球脈動


 亞洲的變遷左右全球政經局勢甚鉅,但身處亞洲的我們,往往過度關心自家消息,而忽略了全球趨勢的觀照。《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與伍潔芳夫婦,早在2000年即寫下《東方驚雷》(時報),從1997年金融風暴的前因後果,進一步探討亞洲各國成長衰退的因素,更以多重的角度剖析,描寫亞洲各國如何藉由教育科技而具有主導世界的潛力。書中也探討暗藏的種族、宗教等衝突如何拖累亞洲發展,甚至產生破壞。舉凡政治體制、文化態度、環境保護、性別對待等面向,本書皆有觸及,至今讀來仍不過時。


 而面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大陸記者凌志軍以13年的政經局勢為軸,描寫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變化》(時報),有助於讀者了解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究竟如何從「打倒資本主義」轉變為現今全球資本進駐的大本營,卻又不致於精神分裂。優秀的記者除了透過資料爬梳,掌握議題的全貌之外,往往也因為長期浸淫鑽研,而具備了不比專家遜色的能力,足以對未來趨勢提出建言甚至預測。


 記者的天職不僅在於「報導」,更在於「調查」,沒有提供背景脈絡的報導,便不算好的報導。在頻道過剩的今日,訊息量需求大增,「報而不導」,「不調查就報導」,幾乎已成為影像媒體的致命傷。相對地,平面媒體所提供的空間較大,「調查報導」的可能性也越高。透過網路、透過出版,善盡職責的記者們正在努力工作著。厭倦影像訊息長期疲勞轟炸的讀者,透過閱讀支持認真勤懇的記者及其書籍創作,也許是最積極的回應。

星期一, 9月 04, 2006

「心中有愛 閱讀無礙」義賣會

時間:95年9月10日10:00~16:00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前廣場
(臺北市建國南路2段125號,近大安森林公園)
文具、書籍、光碟、小家電、手工藝品、運動用品、飾品、藝術品...定價義賣
另有藝術家原畫作、收藏品、家電、運動用品...現場喊價拍賣

※舞台區有英語律動、戲劇、街頭藝人...精采演出
※漸凍人協會攤位接受現場捐款
協會可開立抵稅收據
當天現金捐款皆納入購買閱讀輔具所用

謝謝支持並請協助傳布訊息

指導單位:臺北市立圖書館
主辦單位:臺北市立圖書館志工大隊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協會
聯絡人:北市圖志工大隊總幹事 李秀美 02-22300243 wfb7-3@lrn.com.tw
北市圖推廣課承辦人 曾秀娟 02-27552823-2114 neco@email.tpml.edu.tw
北市圖推廣課課長 莊俊凱 02-27552823-2110 kevin@email.tpml.edu.tw


--
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

星期五, 9月 01, 2006

又遇記者節

 去年這個部落格開張後,至今已整整一年。在總編、記者等角色之中,以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讓我對新聞界的看法,多少又有轉變。

 今天我參與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舉辦的反省活動,聽到同志、精障、愛滋等弱勢團體意見領袖,述說媒體是如何使用刻板印象,進而致使這些人被汙名化。然而,記者本身也受到社會大眾運用刻板印象唾罵為「腦殘記者」、「妓者」,可謂諷刺。近日企業又對記者進行假扣押、國家判定記者洩密有罪,更是對整體士氣的一大打擊。除此之外,在媒體業主的壓力,媒體工作者究竟能夠實現什麼呢?還是徒被消磨殆盡。

 「或許是不見棺不掉淚。」我今天曾這麼說,語氣中對記者雖然不放棄,卻好像可預見未來。但現在回想起來,這種想法正是現今媒體沈淪的寫照。進去的人灰心了,還沒進去的人也覺得,就算再怎麼想振興媒體形象,徒勞無功。我想,「缺乏想像力」就是媒體現狀無法改變的最大因素。若想改變,就不能認命逃避。現在,我想說的是:「我要做一個好記者!」

星期四, 8月 24, 2006

百元政治樂透,你買了嗎?

 上一次你買樂透是什麼時候?在街頭購買彩劵,讓我們有機會一夜之間,變成有錢人。現在,有人告訴我們,花一百元,就有「機會」換總統下台哦!

 全台目前捐款金額破億,的確反應百萬民眾對於政府無能、貪瀆的不滿,也打破過去「走路工」上街頭的形式,事前展現民意基礎的能量。然而,以陳水扁過去相應不理的言行來看,這場行動難保不會如同將石頭投去水裡,激起一些漣渏,一切又歸於平靜。陳水扁施政能力、道德操守,在國人眼中雖已不及格,但罷免他下台的時機卻已過去。馬英九當時不希望過早使用罷免,的確具有一定的政治考量。

 我想這次大概只有兩種可能會讓陳水扁下台,一則是累積金額破二十億以上,一則是發生流血衝突。前者很不可能發生,要讓兩千萬多人都反扁,意義等於是罷免公投過關了;後者很有可能發生,場面的失控,動盪的擴大效應,致使總統辭職下台。可是,若因後者下台,陳水扁將搖身成為受迫害者,可以背著十字架睡覺,而且如果這種下台的模式可以成立的話,或許這樣的百元樂透雖是空前,但非絕後,往後台灣或許每逢初一、十五,就要用百元、千元,輔以流血暴動,來扳倒總統、政府官員,變成咱們的「不成文憲法」,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可治理性」、「穩定度」將大為降低。

 目前人人吵著要買「百元樂透」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在體制內的方法已經花光了,只好希望能不能幸運中獎,讓總統下台。然而,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會花光了?是罷免太快?還是罷免門檻太高?如果太快,下次要不要慢一點?如果門檻太高,要不要修法?思考怎麼改進,才能在面對下一任總統時,不致重蹈覆轍。倒扁是一個情緒出口,但在他下台之後,我們的公共、外交政策有什麼變化嗎?如果沒有建設者提出論述、實踐,那就算他明日下台,我們的生活其實不會有什麼變。陳水扁的道德破產,但他不下台並不會讓我們立刻餓死。我們只要謹記,我們的總統家庭行徑是多麼令人感到可恥,正有司法調查他。我們可以拒絕他出席我們的公共場合,萬一真的碰上了,就先掩著鼻子吧。

 如果你買了樂透,想著中大獎,沒關係,但真正的現實工作仍要繼續。

星期五, 7月 28, 2006

請鄭弘儀不要強化省籍刻板印象

 昨天轉台看到鄭弘儀主持大話新聞,節目內容談到黎文正絕食要求陳水扁下台事件。身為主持人的他,在談論中突然說,不曉得這麼說對不對,大家可以給我批評,隨即就說黎文正的父親是軍警系統出身,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容易造成兒子反扁的思想。接著來賓們就開始順著鄭弘儀的話,討論起國民黨時代的影響。

 這算什麼?當鄭弘儀在節目中與來賓們討論黎文正在絕食行動的可能疏忽之處時,我還覺得算就事論事,但最後為鄭弘儀用「雖然有很多人會反對我,但我還是要講」的態度,扣上了個大帽子:「黎文正的家庭受黨國思想影響頗深,無法接受政黨輪替的印象,因而有反扁傾向」。這種沒有證據的話,是想討好誰。你知道很多人會反對,為什麼你還要講?

 如果你是無心講出來,代表你只是無知;若你知道身為主持人,講出這句話會被批判,那代表你其實並不笨。如果你是普通聰明,你會知道這句話會讓偏向泛藍的人要來批評你;如果你是更聰明一點,你會知道,這句話會讓所有反對操弄省藉的人要來批評你。那麼你為什麼要講,你要滿足誰?你還說,你認為這次事件黎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關係。你的這種態度態度,不僅是「丟問題」向來賓詢問,還以主持人的身份下了結論。侯漢君與陳揮文都在節目說,你的猜測不妥,陳揮文更當面表達對你的不爽。我看到他第一時間就想說話,只是被其他來賓搶先,也讓我對這位來賓起了一絲敬意。

 鄭先生,希望以後你不要在節目上以一副誠懇、憨直,願意接受批評的模樣,博取大家對你的信任,講的卻是像這樣影射無實的話。你並不是不知道,你其實都知道。

星期六, 7月 22, 2006

真是笨死了!

之前用littlesea922登入,卻發現無法進入部落格,就把這裡放著爛。

直到今天才發現

原來是我當初登記了兩個帳號,littlesea922沒有寫任何東西;

另一個,就是現在讓我又重回這裡的帳號,我剛剛才想起來。

人生的

一些片斷就像這樣在恍惚中被遺忘,

偶然間卻又被想起。